最近,国外新冠肺炎大流行,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发达国家确诊人数呈指数增长,极大造成过程国内医疗资源挤兑,大量需要呼吸机治疗的重症患者显得尤为突出;继口罩后,现今呼吸机成为全世界的又一大硬通货。

呼吸机属于医疗设备中比较高端的设备,一般都需要几十万人民币,高端一点的上百万,且工艺复杂、生产周期较长;前段时间统计,国内呼吸机产量也只有1.5万台/月,远远满足不了国外动辄10+万的订单。由于呼吸机严重短缺,意大利等国家已经使用一台呼吸机同时给两位患者,除了以上的方法,有没有呼吸机替代产品?这个时候得到呼吸支持才是首当其冲,这时我想到了麻醉机,相比于拔掉老年人的导管,去抢救“预期寿命更长”的年轻患者,这种替代可能挽救更多人。
麻醉机可能是呼吸机最可靠、最实际的替代品。首先,每家医院都会有十几台到几十台的麻醉机,如此严重的疫情情况下,择期和限期手术会被极大的推迟,手术需求会快速下降,大量的麻醉机会被闲置;其次,机控状态下的麻醉机与呼吸机差异不大,基本的呼吸支持功能将能被得到满足;除此以外,国外大多数国家麻醉医生兼任重症监护室医生,对麻醉机的使用非常熟悉,基本无需进行额外的培训。虽说麻醉机是可能的救命替代品,但了解其与呼吸机的差异还是很有必要,以下是我与一位麻醉机高级工程师讨论后,得到可能的差异与改进建议,希望有需要的外国同道斟酌自取。(只选定了气控电动类型的麻醉机讨论,电控电动类型差异不大)
- 这应该是大家最先想到的差异,一般呼吸分为自主呼吸、辅助呼吸与控制呼吸,由于肌松药的使用麻醉机几乎都是控制呼吸模式(VCV、PCV、PCV-VG等),而呼吸机主要模式为辅助、自主呼吸为主(SIMV、CPAP等)。幸运的是现在的大多数中高端麻醉机都有配置了SIMV模式,麻醉机的呼吸模式多年前就开始借鉴呼吸机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即使没有也可通过软件加配升级到呼吸模式。当然,由于两种机器内部气路的不同,麻醉机是很难要完全达到呼吸机的所有功能的。
- 加湿器是呼吸机比较明显的标记,管路耗材也是不一样。由于大多数手术时间较短,麻醉机多不配备加湿器,而是采用人工鼻保湿。加湿器一般置于吸气阀与病人中间,呼出的气体冷凝后积存在呼气管路上的积水杯中,二氧化碳吸收剂位于加湿器上游,且只有吸气时经过钠石灰,所以加湿器不会吸收剂造成较大损耗。
- 呼吸机是开放式回路,所有呼出的气体均被排泄;麻醉机是半紧闭式回路,有一部分气体会被重吸收,风箱下降读数就是重吸入的气体量(其实是呼气与新鲜气混合)。由于重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会被钠石灰吸收,建议实际使用中调高新鲜气流量减少重吸入气体,从而降低钠石灰消耗速度;以此推测,使用麻醉机可能较呼吸机更节省氧气。
新冠肺炎主要侵犯肺部,形成严重的ARDS,呼吸治疗是核心措施;麻醉机在呼吸模式上可以靠近呼吸机,但差异仍然存在,如同为SIMV,麻醉机上可调节的参数可能更少;又如监测呼吸力学,呼吸机明显优于麻醉机。虽差异仍较大,但在现今无呼吸机就可能面临死亡时,麻醉机替代呼吸机不失为一种过渡措施,尽可能挽救更多的病人。一点思考,如有不足敬请斧正。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医用钙石灰 二氧化碳吸收剂 威海泰瑞医疗有限公司